首页 > 招生信息

湖南农业大学2026年MIB(国际商务硕士)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5-07-12  

一、学校简介

湖南农业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起源于1903年周震鳞等创办的修业学堂,黄兴、徐特立、毛泽东等先后在此执教,田汉、王首道等曾在此求学。1950年12月更名为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1951年3月与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合并组建湖南农学院,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1994年3月更名为湖南农业大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担任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现有25个学院,学科涵盖农、工、文、理、经、管、法、医、教、艺等十大门类。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本科专业78个。现有在职教职工265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职工1010人,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2160人,在校研究生8149人。

百廿风雨,砥砺前行,学校始终秉承爱农为农传统,践行强农兴农使命,现已发展成为以农学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协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二、项目简介

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商务硕士(MIB)学位点于2024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立,2025年开始招生。

项目依托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成立于2006年。学院拥有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市场营销、创新与创业管理、生态经济与管理等学科方向;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国际商务(MIB)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院设有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5个本科专业,其中会计学和市场营销2个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开设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创新实验班和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业余班学院现有教职工111人,其中高级职称57人,博士导师12人,硕士导师52人,学院拥有在籍学生3000余人。

国际商务(MIB)教育中心构建了“专职导师+实践导师”双师培养体系。现有专职导师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所有导师均具有博士学位;聘请了22名经验丰富的国际化企业高管或校外专家担任实践导师。导师团队主要研究聚焦农产品国际贸易、数字贸易、国别与区域研究等领域,取得丰硕的科研教学成果。

三、项目方向

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广阔国际视野、卓越跨文化沟通技巧以及扎实国际商务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国际商务领域开展深入研究,为解决复杂的国际商务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项目不仅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训、企业实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国际商务环境中迅速适应并发挥出色。同时,项目还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拓宽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为成为全球化的国际商务精英打下坚实基础。项目依托单位对接“乡村振兴”和“对外开放”两大国家发展战略,围绕农商结合和国际化发展两条人才培养主线,形成了以下特色项目方向:

    1.农业贸易与投资

主要研究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贸易、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农业对外投资的理论与政策及实践操作。通过分析全球农业市场趋势,探索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规律与策略,以及农业对外投资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深入了解粮食安全战略,研究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市场准入条件及贸易壁垒等。

    2.数字贸易与企业国际化经营

主要研究数字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数字化转型、跨国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问题。深入学习数字贸易的运作机制,包括跨境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运营策略,数字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实施,以及跨境支付与物流的解决方案等。同时,深入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策略,企业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等。

    3.中非经贸合作

主要研究非洲国家商务环境、对非贸易和投资合作的理论与政策。深入分析非洲国家的市场特点、政策法规、文化差异及经济趋势,探讨中非经贸合作的历史背景、现状及未来潜力。评估非洲国家的商务环境,分析中非贸易与投资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开展对非合作项目的策划、执行与风险管理等。

四、项目优势

    1.依托农业学科优势,聚焦涉农国际商务特色人才培养

湖南农业大学作为以农科为优势和特色的高等学府,其国际商务硕士项目深度融合了这一核心优势。项目课程设置与研究方向紧密围绕农业国际化、农产品贸易、农业跨国投资、涉农企业全球供应链管理等前沿领域展开,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鲜活的涉农企业“走出去”案例。鲜明的行业聚焦为学生构建了“农业+商务+国际”的复合型知识体系,旨在培养既精通国际商务通用规则,又深刻理解农业产业特性的高端专门人才,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具备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2.强调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与项目资源

学位点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与众多湖南省乃至国内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跨境电商平台及外向型经济园区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实践基地,确保学生能深入企业一线,参与真实的国际商务运作。另一方面,学位点鼓励并支持学生参与导师承担的政府咨询、企业横向课题等研究项目,将课堂所学应用于解决农业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实际难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3.立足中部农业大省区位,享有强大的地方政策与产业支持

国际商务(MIB)项目扎根湖南省这一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经济腹地,享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与发展优势。湖南丰富的农业资源、蓬勃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以及“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等国家级战略的政策红利,为MIB项目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就业空间。学生能近距离观察和参与到中部地区农业对外开放和经贸合作的前沿实践,毕业生在服务本地农业企业国际化、区域经贸促进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职业发展前景明确且广阔。

五、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达到相关要求。

六、报考流程

1.网上报名

10月,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湖南农业大学的公告要求报名。

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

填报代码提示:湖南省(代码:43)湖南农业大学(学校代码:10537)商学院(学院代码:019)的国际商务专业学位项目(学位点代码:025400)。

   2.缴纳报名费

考生需按各报考点所在省市的教育考试主管部门规定的方式以及时间缴纳报名费,未按照要求缴纳报名费的考生,网报无效。

3.网上(现场)确认

11月,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报考点的要求,进行确认手续。

4.打印准考证

12月中旬,一般是初试10天前左右,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并打印准考证。

准考证用A4白面纸打印,考生凭《准考证》和身份证参加考试。

5.初试

   12月下旬,考生参加全国统考。

6.成绩公布

次年2月,公布统考成绩。具体可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相关信息。

7.复试

次年3-4月。具体时间以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公布的时间为准。

    附: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初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复试科目

参考书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96经济类综合能力

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国际商务》(第四版),韩玉军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陈岩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

七、招生与培养

1.培养方式

全日制。采取课程“学习+专业实践+论文研究”相结合,实行“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

2.学制与学习年限

基本学制为3年,实行弹性学制,最长学习年限5年。

3.学历学位

在规定时间内修满培养计划规定学分,达到创新成果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国家承认的湖南农业大学颁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国际商务硕士学位证书。

八、联系方式

电话: 李老师 18890088175       文老师 15874983501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第十教学楼北110办公室)

 邮编: 410128

网址:https://bim.hunau.edu.cn/